公众对话回顾|自我照顾作为有意识的实践
不确定的时代,
社区和个体
如何转化脆弱唤醒复原力?
如何用音乐的方式自我照顾?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并不使人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米沃什《礼物》,西川译
#1
前情提要
In Short
在九月,我们进行了对话实验室·青年公众对话的第三和第四回。虽然主题、内容与协作者团队完全不同,但经历完两场过后的我们发现:这两场公众对话在谈的都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时刻,都告诉自己可以稍稍喘息、吃一顿可口的饭菜,教给我们要去用心聆听与感受痛苦,指引我们坐下来,挽起身旁人的手。
“社区和个体如何转化脆弱唤醒复原力”和“如何用音乐的方式自我照顾”(以下简称“唤醒复原力”与“音乐自我照顾”)这两个主题吸引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有学生、健康行业创业者、社会工作者、美术与自然教育者、公益从业者、可持续生活践行者等等。
对于“自我照顾”的专题,大家也抱着不同的期待而来:
🔹 学习释放压力,正视自己情绪
🔹 小的时候很喜欢听音乐,大了以看视频或唱歌比赛舞蹈比赛综艺为主。不知道为什么会与纯音乐的距离远了。想重新探究音乐在自我疗愈中的作用。
🔹 对音乐和自我照顾这两个话题都很感兴趣。音乐对我来说是情感,四下无人时音乐是心语,闭上眼睛音乐是色彩,辛苦工作后音乐是释放。另一方面并不擅长自我照顾,想听听大家的经验。
在这篇回顾文章中,我们将抽取两场和“自我照顾”有关的公众对话活动中异曲同工的部分来进行呈现。请停下你手中的工作,跟着我们来一场“感官之旅”吧!
一些碎片
滑动查看更多
#2
用眼看
Watching with Eyes
这里所说的“眼睛”是不必睁开的眼睛。在“唤醒复原力”公众对话中,协作者运用了在善导工作坊中经常见到的“聆听练习”。只不过这次的“聆听”需要对话双方都戴着眼罩,没有直接的目光接触。
一个人的故事分享完毕后ta会背过身去,聆听者会带着对所听到的故事与情感的体悟,把手搭到讲述者的肩上、感受ta的呼吸,为讲述者按摩。
小练习
找到一个同伴,两人一组,分好A和B两个角色。
准备好后,两人都戴上眼罩或闭上双眼。
A开始分享,主题是“你在疫情期间经历的一件事情”,时长为5分钟。B用心聆听。
A分享结束后,B不评价也不回应。A背过身去,B给A按摩3分钟。
第二轮A与B角色互换。
小思考:
在没有目光接触的对话当中,我们是否还能“看见”彼此?这给“看见”带来了怎样新的体验?
#3
用耳听
Listening with Ears
在这两场公众对话当中,参与者要听很多声音。冥想时,ta要聆听指引的语言、聆听自己内心和脑海中的声音;当旋律与节奏响起,ta要带着意识去聆听音乐,也要聆听由这些音符所唤起的身体的真实感受。
小练习:
以下是几段不同节奏与旋律的音乐。请用心聆听,感受这首音乐是如何影响你的。
#4
用体感
Feeling with the Body
两场公众对话也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肢体表达。
在“唤醒复原力”中,协作者苏苏尝试使用一个模型来让大家用肢体去思考与复盘一个困境。参与者要用肢体去表达出这个困境的“原因”、“症状”、“资源”、“目标”以及“效果”,在一遍遍的移动过程中接受身体告诉你的讯息。
在“音乐自我照顾”中,协作者小时带领大家与丝带跳舞。几人成伙,在小圈中用不同的方式与丝带互动,跟着音乐的节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律动,学习别人的舞步。
“用你的身体思考”示意图
#5
用心念
Cautioning with the Mind
两场公众对话中,参加者们最常提到的自我照顾的方法就是“正念”。两场对话的协作者们也在不同时间点邀请参与者们深呼吸、静下来冥想。
#6
我们的经验
Our experience
疫情发生时,你都有哪些自我照顾的经历或经验?
🔹 自己煮饭、读书,在我们的绿享群里,与大家分享,也鼓励大家分享。
🔹 疫情在家,我学会了在阳台种菜,做瑜伽。
🔹 不过度收听收看与疫情相关的报道。
🔹 生活太无聊了,开始了学做饭,恨不得一天吃四顿,也开始了养龟养花,研究基金,健身….就是多了一些短暂和投入的业余爱好。
🔹 焦虑或失眠的时候会听一些冥想的音乐,也会给自己更多的独处时间,接纳和观察自己情绪及念头的来与去
🔹 参加线上读书会、戏剧、心理相关体验活动。唱歌、咖啡、薰香、看书、运动、种花......
🔹 在家里闲着没事就会一直看手机刷剧,一天下来可能也没和家人说什么话。意识到之后,会多做些实事:洗碗、拖地、浇花、和家里的小朋友拼积木等等,增加和家人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自己和现实和当下的连接感。
关于其中的“对话”
如果说第一期公众对话“疫中诗”是基于个人生活层面经验调动的感性交互与对话,第二期公众对话“年轻人,有什么问题”是在一群不相熟的人之间通过艺术的形式对“聆听”与“提问”的大胆尝试,那么这两期公众对话更加偏向于关注自己的感官、感受与念头,有意识地进行与自我的对话。
反观过程中的对话是如何流动的:当外界的触发点作用于一个个体身上(这样的触发点可能是一段正念引导词,也可能是一段音乐),ta开始追溯随之而来的情绪、念头、想法,进一步感知与理解自己,自我对话的过程在这里逐渐生成;对于ta人的感知是通过语言与直接的知觉(如按摩时的触觉、人体雕塑时的视觉)来完成的。
通过“知觉感受自己与ta人”的对话与“以口头语言所主导“的对话最大的不同是,其中聆听的不只是对话的内容,更直观可以聆听到的是人的情感状态、身体所言说的,以及言语背后更深层的“隐藏剧本”。有时候对话需要超越文本的内容,从感知和联结开始:不管是对内的探索,或是对外的理解。当身体和意识都到达彼方,对话才有了更扎实的开展的基础。
#7
邀请
Invitation
正如本文的开头所言,“自我照顾”的力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在此诚挚向看到这里的各位朋友发出邀请:你想向别人推荐的“自我照顾”的方式都有哪些?请在评论区留言,或更好的是,下次来到现场与我们相见!
鸣谢两场对话活动的
参加者、可爱的老师与协作者们:
金兰、向若、苏苏、温蕴、小时、小正、茜茜!
文字|03
图片|参加者们、道道、03
编辑|03
# 关于我们 #
善导·对话实验室
对话实验室,是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生发性的共同思考。善导公益发展的“对话实验室”希望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
青年公众对话系列
青年公众对话系列是“对话实验室”中面向青年公众开展的主题对话活动的部分。我们希望聚集到一群对参与对话、有趣活动及探讨公共生活感兴趣的年轻人,通过实践不同形式的对话,探索共同思考的可能性、达到沟通与理解,并在过程中照见自己的经验也看到ta人。
本系列的前3话将围绕“社区互助”的主题展开对话。如果你对我们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这个系列。
# 支持方 #
善导近5年培训了超过5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